初入職場大家難免會困惑,前途迷茫的時候,能改變你的就是學會一樣新技能。這種技能可以幫你更好地思考,更好地工作,更好地生活。
對于年輕人來說,學習這樣的技能比擁抱情懷更靠譜。
大家都喜歡做職業規劃,其實在網絡時代變化太多,你的規劃大概率會變來變去。(投黑馬Tou.vc專注于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)因此做職業規劃,不如多做能力規劃。
1
年輕人的人生規劃
總是跟不上現實的變化
我經常被剛進入職場的新人,甚至是剛剛大一大二的大學生請教一個問題:請問我應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?
我99年讀研究生時也接觸過職業規劃的書,還很認真做了我人生的3年規劃,5年規劃,10年規劃。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條是——我計劃30歲結婚,在此之前男兒應該先立業,給未來家庭保障。
你看我是一個多么傳統的男人。但問題是,2000年我碩士剛畢業,就和現在的老婆領了證。
你看,年輕人的人生規劃,總是跟不上現實的變化。
2
我們往往把人生規劃、職業規劃
和能力規劃混為一談
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辦了一個松下政經塾,1993年250多人報名,只錄取5人,學制5年。第一年沒人教,結束時考一道題:“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?”松下的邏輯是,要做領導就必須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。
啊,人生使命,還讓別人花一年時間去找,這不是浪費生命?
松下這種人有智慧,因為他懂得要做領導人,必須找到內心的愿景,找到一個愿意為之奮斗的大目標。這樣才能激勵一個人愿意站出來帶別人,挑戰艱苦的長期的任務。
普通人一想到浪費一年去找使命,就會擔心得要死,生怕別人這一年超越自己太多。這完全是杞人憂天。
一個人跑得慢不是因為輸在起跑線上,而是因為他沒有內心認同的目標。
這樣的人做再多的事情,也是這里發一下力,那里發一下力,無法形成合力,最終成就有限。
不過大部分人是普通人,做人生規劃是大挑戰,也許要到30歲后才能想明白。那么在20歲左右,是不是應該先考慮一下職業規劃?
按說這是非常對的,但是問題是在中國一個孩子讀書讀到18歲,除了幾本教科書,對社會,對興趣,對人生接觸太少。
十五六歲的中國青少年,文學經典沒看過,搖滾沒聽過,老電影沒看過。世界那么大,我只在地理課本里讀過;生活那么苦,我只聽媽媽抱怨過。我們對人生全無體驗,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偏好什么?
更要命的是,就算我以為自己偏好什么,也不代表你有能力擁抱你的愛好啊。
我弟弟16歲讀醫專。他經常抱怨我媽,說他的夢想是跳舞。他跳舞的確比普通人好太多,但是問題是一個孩子16歲了,還沒有經過舞蹈專業訓練,學跳舞能出來嗎?太難了!
所以很多年輕人并沒有意識到要做人生規劃,最可能的途徑是:
先做能力規劃,再做職業規劃,最后人生規劃。
我就是這樣成長的過程。在大學畢業后的21歲到27歲,差不多7年時間我對做什么工作沒有概念。我就知道做任何一份工作,只要單位不耍流氓,我都有學不完的東西。
等我做滿七年,發現自己已經初步掌握了演講、演示、寫作、項目管理、時間管理等等一系列相對通用的能力,加上一些專業知識貯備。
我發現我終于有能力選擇我想做的職業方向,開啟我的職業規劃了。
當時我想成為一名有個人品牌的跨界專業人,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能做專業的人。
所以2008年我退出軟件行業,選擇進入IT職業教育行業,我想了解大規模銷售需要的營銷傳播手法。
在08年到09年,我系統研究了各種廣告,特別是網絡推廣手段。你們今天看到我擅長各種網絡推廣手法,其實都是那兩年快速突破打的基礎。
有了這兩年基礎,加上09年我開始接觸PPT,我發現用PPT做切入口我完全可以做更大的事情——讓更多大學生變成動手黨,通過動手變成愛獨立思考的人。
這個目標夠大,可以算我的人生規劃了。我做一輩子都很難完成其中一小部分,但我愿意為這個目標堅持做下去。
從17歲懵懂無知上大學,(投黑馬Tou.vc專注于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)到32歲我大致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,我用了15年,快嗎?
一點也不快,但是哪個人的成績不是這樣一點點努力積攢的呢?
3
所謂能力規劃
就是你的職業大方向
都用得上的技能
我馬上40多歲了,不年輕了。不過我還是想給年輕人說一點自己的想法。
我覺得太年輕的時候不要著急去確定職業規劃。我不反對你了解,嘗試做一下職業規劃。但我覺得你應該先分析,你想去的職業需要哪些能力或專業知識背景?
比如你想做律師,律師需要表達能力嗎?需要寫作能力嗎?需要懂一點心理學嗎?
律師的表達能力是哪一種表達能力(公開辯論,側重邏輯)?律師的寫作能力是哪一種寫作能力?律師要懂的心理學是哪一種心理學(犯罪心理學,受害者心理學)?
如此分析下去,你就能把你的職業規劃,變成一系列能力規劃和知識規劃。在不同的時間你完成不同的能力練習,學習不同的專業知識,等能力攢夠了,書讀夠了,你突然發現,你的職業規劃水到渠成豁然開朗。
老話說:沒有金剛鉆,別攬瓷器活。花那么多時間整一堆虛的職業規劃,還不如花在能力規劃上。
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,能力規劃一分解,你會發現,好多職業需要的能力除了一小部分是專業知識,大部分都是通用能力。
比如書面寫作,比如口頭表達,比如人際溝通,比如項目管理,比如時間管理,甚至高大上的領導力等等,絕不是只有一個行業可以用。
等你能力變強了,職業發展的道路也就豁然開朗了。
比如很多大學生問我學PPT有沒有用?
我往往回答你倒是說哪個行業現在完全不用PPT?這是你的職場能力,不是代表你未來就靠PPT吃飯??縋PT吃飯是個很小的就業市場,但是需要會做PPT這個職業能力的行業就比比皆是。
等你積累的能力足夠多了,職業的路走通了,養家糊口自然不是問題。這時你人生閱歷也豐富了,說不定內心的人生使命感,也就自然而然激活了。
那個時候你人到中年,覺得一切剛好,內心還有激情,還有火焰。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覺得一輩子蹉跎如此,一身負能量。
我覺得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,要先做能力規劃。能力夠了,再做職業規劃。(投黑馬Tou.vc專注于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)這樣的成長進化道路更加可行,更加可操作。你覺得呢?
人生規劃、職業規劃、能力規劃,這三個概念的順序安排,你現在明白了嗎?
Copyright C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川人才大數據平臺-四川省環創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蜀ICP備19001191號
地址: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農科路1號雅安市現代服務業產業園 EMAIL:sywsoso@126.com
Powered by PHPYun.